這期的課程是延宕一年以後才開的基礎課程,前來上課的學員均為不同專業領域的上班族與公務員。
從這班的學員身上看到一個字就是「累」!
工作的辛勞讓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與時間來接觸自身工作以外的其它領域。雖然大家都很對如何拍攝出一張好的攝影充滿好奇,但心靈裡卻沒有餘裕與能力來親近文化藝術,整體說來,作品仍停留在表面的意象。
但願未來他們能夠有因緣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祝福。
- 簡宛琦《約拿丹的故事》 以往的攝影作品主題不外乎靜物和風景,人物並不是我喜歡拍攝的對象,總覺得當人直接面對相機時,內心真正的感覺會被刻意表現出的笑容所掩蓋。在十堂課程當中,老師不斷提醒,要與我們拍攝的主題產生互動,才能拍攝出有故事性的作品,老是以客觀角度拍攝,即使是動態的場景,也只能拍出靜止的畫面。 感謝老師用心設計的十堂課程,每次上課都像是參加一場場精采絶倫的展覽,我也會繼續帶著相機,練習從不同的視點去觀察,挑戰不同的主題,享受創作的樂趣。
- 許詠瑞《台北城市影像》 十堂課非常快就過去了,雖然我只上了八堂… 我從這些課程認識了很多知名的攝影家,也漸漸的從老師上課的內容和賞析這些作品中改變我對攝影美學的認識和觀念,現在看一張照片的角度變得不一樣了,連我拍家人和孩子的畫面也開始改變了! 這是我自選的作品:”台北城市影像”,我自己感覺拍出了一些擁擠、疏離、年輕人要掙扎生存的無奈感,在打光方面還要再多多加強才是。這張照片的拍攝過程也首度讓我學到有時要把你拍攝的對象逼到發怒邊緣,才能得到自然的影像…呵 針對上課的小小建議:在賞析作業時,在老師評論之前,可以多讓同學互相發表對彼此作品的看法與意見,每個人的不同觀點我覺得是很寶貴的事。 感謝老師幫我們介紹非常多的知名攝影家和他們重要的作品,我學到很多~也很高興認識所有的同學,每次看大家的作業都讓我偷學到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觀點,我覺得從同學這邊也是收穫良多! 非常高興認識大家,後會有期~~
- 袁若碩《公務員過勞照》 覺得能來上課聽老師和同學們對許許多多對影像的解析與想法,真的收獲很多!發現自己這幾年在工作壓力下消磨了對生活緩慢從容的態度,思考與解釋的速食化,藉著這次上課,老師和同學們提出各式各樣的觀點,讓我警惕要破除框架還要看的深廣。雖然只和大家上了四堂課(而且外拍作工作時間很緊常遲到,下課回到桃園也過午夜,不累是騙人的,但能認識喜歡攝影又有許多想法的朋友是無價的。記得有要揪拍照跟旅遊要找我喔!
- 蔡怡娜《約拿丹的故事》 拍下這張照片時,我對攝影其實有困惑。我們看見了,拍下了,但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什麼嗎? 謝謝老師在最後一堂課,讓我們看到JR的作品,長久以來的疑問似乎有了一些解答。只要繼續相信繼續努力,或許真的可以讓世界不一樣。謝謝老師總提醒我們,要保持對世界的柔軟。
- 袁巧辰《教育現場_奴性不夠,慎入!》 我還是喜歡拍公仔,雖然光亂打XDDD 找攝影課好久了約莫二、三年。比較資深的攝影師們知道我要找攝影課上,總是笑我:妳是錢太多喔?抱著相機多跟我出來拍就會了啦。 他們不懂的是我其實不是只想學機器操作還有三分法黃金比例構圖什麼鬼的,那對我來說是就像是身邊有個催狂魔,要命!但總也不想多說什麼,只淡淡回:你懂個屁。因為我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認為不需要解釋、幹嘛要跟旁人解釋自己要什麼,又不是在工作。 謝謝老師用精彩的十堂課讓我對攝影史、各風格攝影師能有深入淺出的概念,也讓我這個懶鬼開始想再多了解一些(望向桌上的書堆…西洋藝術史、攝影美學七問…都有翻,但還沒看完 XD ) 很可惜的是因為開始上課後工作突然異常忙碌,前陣子又捲入複雜的權謀政局中(職場阿!呿~)所以後面幾個作業真的沒有認真想、認真做…因為不認真,就也得不到老師鞭辟入裡的評析與指導了(殘念…)不過,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有怡平老師犀利卻又柔軟的指導(我真的有感受到老師有時快發功,但又怕我們玻璃心會受傷就忍住的fu),我會努力走入人群,不再用習慣的旁觀、嘲諷者的角度來看事情、按快門的! 謝謝老師~
- 趙恕平《城市影像》 我選擇這張「城市影像/新北市」。 當初拿到題目「空無一人、狹窄、快速」的題目,著實思考了好久。在陽台喝著咖啡,看著一望無邊密密麻麻的屋舍,心想…,眼前遠方這幅景象應該挺合適的,所以使用望遠鏡頭拍攝了這張新北市, 誠如老師所言,以往美學素養與哲學思考確實不足,這是我必須再自修的地方。來這兒上課讓我對用影像說故事有了新的認識,以後會繼續努力,拍出有故事的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