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解嚴以來,攝影的類型始百花齊放。攝影師帶著各自對這門藝術的熱愛與想望,投注於此領域。年輕一代攝影師王建揚與張哲榕結合童稚與卡漫,將這個世代宅男無處發洩的情慾幻想,躍然紙上,備受Y世代吹捧。
在數位浪潮襲捲全球,傳統攝影成為越來越多台灣攝影師鄉愁的當下,卻賦予高志尊一展才華的舞台。2010年,他以古典「蛋白版攝影」在台灣首度發表個展「青春的容顏」,証明傳統工藝在台灣攝影界潛力無窮,隨後他相繼發表「氰版攝影」、「膠彩版攝影」(Gum biochromate print)創作,將150年前風行的古典工藝,賦予現代面貌。這次於PhotoTaipei展出的〈青色年代〉肖像系列,他以「肖像攝影」的型式,將這些巧扮成動漫人物的「角色扮演」者,從虛擬世界拉到觀者眼前,神秘的過程,猶如在日光照射下,潛藏於相紙內的幽靈,慢慢浮現。
剛自師大美術系畢業的呂宛書,獲選這屆台灣新銳藝術家。展出媒材雖非標新立異(以磁磚+影像輸出),技法也非首創(刮片後置處理),但是展出主題《Banana》及相映成趣的詼諧手法,卻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尤其愛她那張〈蹲式馬桶〉,黑白難辨的幽默感,杜象看了,恐怕也要還魂於人間,望著它大笑。